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华山艺苑
华山艺苑

银钱细流

发布日期:2025-08-21     信息来源: 智引公司     作者:刘皓东 仇瑞焓     浏览数:17    分享到:

      账簿摊开在榆木桌上,压着一把算盘,珠子油亮如墨玉。我常坐于此,点数银钱的涓滴。这银钱,向来有它自己的品性,不喜喧哗,亦厌恶奢靡,只向着那精细处流淌。
      所谓理财,初时不过是数点进出,后来竟渐渐显出它的纹理来。每一文钱都似有了生命,在指间跃动,诉说它的来龙去脉。我于是明白,银钱亦如溪流,疏导得法便灌溉田亩,任其横流则成泽国。那数字的排列,看似枯燥,实则内里有大文章。增与减之间,隐约可见兴衰之兆;盈与亏之际,分明藏着治乱之机。
      先前只道银钱事是俗务,后来方知不然。一厘一毫的计较,竟能照见心性的明暗。挥霍者未必豪爽,俭省者未必吝啬。银钱流过掌心,留下的不只是铜臭,更是一种心性的刻痕。我见过富室因放纵而败落,也见过寒门因节制而兴旺。银钱原是无情物,却在人手中生出万千气象。
      银钱事小,关乎心性事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财务亦然。每一笔收支记下,不独为盘点存余,更是为明日蓄力。那数字的累积,原是为了减去不必要的负累,增添有意义的留存。
      算盘声停,账簿合拢。银钱细流仍在暗中流淌,只是从此有了方向。
      这方向不是别的,正是向着那“效”字而去。效者,功倍事半之谓也。昔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今我乃知:理账不误生财道。每一文钱安置得当,便如良将布阵,各司其职,各尽其用。冗余之处,自当削去;不足之地,理应补全。银钱排列既整,事业自然亨通。
      我渐觉察,理财之道,实则与治水同源。大禹疏浚九河,不是一味堵截,而是导其流向,分其湍急。财务亦然,不是锱铢必较的吝啬,而是让银钱流向该去之处。该花费处,纵千金也不当吝惜;该节省处,虽毫厘亦不可轻掷。这其中分寸,非精于计算者不能把握。
      提质二字,尤在“质”上做文章。质者,本也,根也。银钱往来,表面是数字增减,内里却是价值的交换。以微薄之资,获丰厚之益,这便是质的提升。如同匠人琢玉,不是多用力气,而是巧施技艺,使顽石成器,使常物生辉。财务之质,在于使每一文钱都发挥其最大效用,不至于沉睡箱底,不至于虚掷无用。
      常闻人言“开源节流”,却少有人思及开源与节流之间的关联。开源不是盲目扩张,节流也不是一味紧缩。如同人体呼吸,一呼一吸间自有节奏。财务之道,在于找到这个节奏——何时该投入,何时该回收;何处该慷慨,何处该俭省。这种节奏感,需在日复一日的计算中慢慢体悟。
      夜幕垂降,我仍独对账册。灯花偶尔爆响,仿佛应和着算珠的轻吟。这些数字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一个个生命的轨迹。它们记录着清晨购入的米面,正午支付的工钱,傍晚售出的货物。每一笔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次计算都是对故事的梳理和升华。
      我忽然明白,精细化财务管理,实则是在经营一种生活态度。它要求人既看到森林,也不忽视树木;既把握大局,也关注细节。这种态度不仅适用于银钱事务,更可推及人生万事。一个人若能如此经营财务,大抵也能如此经营人生:不浪费时光,不虚耗精力,不做无益的投资,不进行无效的付出。
      银钱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管理如舵,能导流亦能定向。在这细流般的计算中,我看到的不仅是银钱的增值,更是自我心性的提升。每一个数字的确认,每一次收支的平衡,都在无声地塑造着一个更加精细、更加高效的生命形态。
      银钱细流终入江海,而江海不拒细流,故能成其深。(刘皓东 仇瑞焓)


上一篇:无 下一篇:七夕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