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集团新闻
集团新闻

陕煤集团 朝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方向迈进

发布日期:2018-09-01     信息来源: 陕煤集团网站     作者:梅方义 徐宝平 汪琳     浏览数:4336    分享到:

西安日报:2018年8月31 4版


陕煤集团 朝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方向迈进



2018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以2017年销售收入384.826亿美元(人民币2600.89亿元),位列榜单第294位,较上年位次大幅前移43位。这是陕煤集团连续第四年入围世界500强,并首次进入前300位。在世界500强门槛逐年提高的情况下,陕煤集团在世界500强的排名依然保持着上升势头,展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今年上半年,陕煤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302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利润68.42亿元,同比增长52%,经营业绩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在8月20日,全省新时代追赶超越暨脱贫攻坚半年工作点评推进视频会议上,通报显示:陕煤集团凭借上半年工作中的优异表现,位列省属国有企业上半年追赶超越考核综合排名竞争类企业第一名。作为省属国有骨干企业,2018年上半年,陕煤集团开局良好,运行稳、结构优、动能足,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据悉,近年来,陕煤集团抓住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宏观经济政策大变革大调整的机遇,精确布局、精准发力,集中力量解决发展难点、重点,以关键环节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推进,提升了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调整结构 提升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2012年以来,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伴随着煤炭价格断崖式下滑而宣告结束。在这十多年的发展中,陕煤集团享受了煤炭“黄金十年”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也尝到了行业经济下行、企业转型升级的艰难与苦涩。

为应对危机,陕煤集团于2014年出台了一轮“壮士断腕”式的改革措施,关掉了老矿区资源枯竭、安全环保指标差、竞争力弱的8对矿井,同时缓建停建了4处矿井。国家去产能政策实施以来,又紧抓这一恰逢其时的历史性机遇,本着“多退早退、应退尽退”的原则,将原计划三年关闭的18处矿井在2016年一年内关闭到位,退出产能1815万吨,占全省62%,关闭炼铁高炉1座,压减产能60万吨,分流安置职工近5万人。这一系列举措在扎住企业出血点、消灭亏损源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陕煤集团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领域,适时有序地通过内部减量、区域协作等措施,在陕北、彬黄矿区新增6个优质产能项目。目前,集团公司煤炭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单井规模600万吨,综合机械化程度超过了98%,优质煤炭产能增加了近6000万吨,优质煤炭整体占比达到95%,在“煤炭企业全球竞争力排行榜30强”中,陕煤集团位列第2位。钢铁板块通过技改升级和深入推进资金、营销、采购、物流“四统一”管理,切实强化生产组织和运营管控,推进江海铁联运和东进南扩营销战略,精简机构和人员,去年盈利18亿元,一举扭转了连续6年的亏损局面,今年上半年陕钢集团盈利15亿元,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改造升级化工板块传统企业,提高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比例,特别是错油煤化、投资上千亿的榆林化学公司“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园区项目”上半年已落地开工,实现煤炭向纺织纤维和航天航空等新材料领域的延伸,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就地转化提供了更大空间。

深化改革 激发企业活力

按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改革方向,陕煤集团以“集团公司—产业板块—厂矿实体”三级架构为目标,开展了“归位总部、做实板块、精简层级、放活实体”的改革工作,在“制”上求突破,在“活”上做文章,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通过优化配置资源,将煤炭、化工、电力、铁路等企业分别整合到板块公司,发挥专业化管理优势、培育新动能。通过开展小企业改革、清理无效资产,减少企业户数50户,处置“僵尸企业”19户,压缩了管理层级,提高了管理效能。三年盘活闲置资产300亿,让“僵尸”活起来、资产动起来,让大量沉睡的资产重新焕发了活力。实施债转股,落地金额超过454亿元,企业资本结构更加优化,成为推动债转股实践的全国范本。通过推进六项改革试点、“一企一策”和员工持股试点,探索了体制机制和资本融合创新方式,激发了员工参与经营管理的热情。截至目前,集团公司已经完成4家混改、员工持股试点任务。2018年初,省国资委对2017年省属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混改”“僵尸企业”处置及“压减(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等评比显示,陕煤集团这些改革工作都走在省属企业前列。一系列举措,使陕煤集团整体改革工作在省属国有企业中处于领先,北元化工、陕钢集团两户企业,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在省政府专项工作推进会上,集团作为唯一的入选企业代表,作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经验交流。

科技创新 培育核心技术

陕煤集团的转型发展,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集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共性关键技术,培育新兴科技产业,培养高端科技人才,加快先进技术引进,推进成果产业转化,坚定不移地走“科技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成果丰硕。

从2015年9月陕煤集团第四届科技表彰大会召开到今年第五届科技表彰大会召开,不到三年时间,集团共实施重点科研项目599项,完成科技投入162亿元,共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4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项42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8项,新获权专利1129件。煤炭分质清洁转化利用、煤制烯烃DMTO-II、苯及甲苯烷基化制PX、煤矿智能化开采、110-N00工法无煤柱自成巷、8米超大采高国产采煤机制造等一批在国际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纳米流体吸能材料、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蓬勃兴起,引领集团公司转型发展。陕煤集团以“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和“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已建成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30余个省级科研平台,两个产业联盟,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科技研发平台集群。各级平台在引领行业科技创新、产业政策研究、重大项目论证、关键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倡导全员创新,“人人是创新主体,岗岗是创新平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岗位创新蔚然成风。目前,集团公司在做强做优在西安的技术研究院的同时,准备在深圳、上海和雄安新区再建三个研究院,形成东西南北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新格局。

未来几年,陕煤将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网络经济、节能环保、养老服务等领域,培育一批有前景的战略性新产业、新业态,实现转型突破,持续放大科技创新产生的效益。

招贤纳才 奠定发展基础

随着陕煤集团转型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从目前和长远发展来看,整体人力资源结构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的矛盾已日益凸显,积极探索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至关重要。

为了为未来发展夯实人才队伍基础,陕煤集团加大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近年来,集团相继引进6名院士,获批4个“三秦学者”岗位、4个省级创新团队,拥有“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青年百人计划”1人、“青年科技新星”4人、“三五人才”12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5人,2人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6人获得“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称号、3人获取“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招聘300多名硕博士加盟组成专业创新研发团队。为了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去年陕煤集团创办了“陕煤思创学院”,以企业大学为摇篮,发现、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精心自主培育具有陕煤文化特质企业家团队。在内部着力培养高层次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在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陕煤集团实施“五年万人招录行动计划”,招录引进人才,加强重点骨干队伍和高端人才建设,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对于新招录的各类应届毕业生,更加注重培育环节,通过派遣到基层锻炼,细化跟踪管理,加快人才培养与成长。对于高端人才及科研团队,更加突出长有所用,既看资历,更重实绩,加快企业科技创新瓶颈突破。高层次人才可实行协议薪酬,在安家、落户、子女上学、社保缴纳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为了激励人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党委于去年3月下发了《关于所属企业领导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鼓励激励办法(试行)》,收到了良好效果。该试行办法主要面向所属企业领导人员(集团公司所属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所属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主要指矿、厂、车间及分、子公司等基层生产经营主体单位的负责人)。对所属企业领导人员鼓励激励工作,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创建“四好”领导班子考核和所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考核为主要依据,充分运用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平时考核、综合研判等结果,进行评优评先、考核奖励和选拔重用等方面的鼓励激励。对所属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激励原则,则坚持以工作业绩为中心,突出经济效益,结合企业党建、安全生产、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创新等方面考核。参照试行办法,陕煤集团所属各单位制定了具体办法,试行效果显著。奖励激励的既有在扶贫攻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也有坚定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还有在治亏创效中成绩突出的,以及改革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干部。

沿着丝路 开拓发展空间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内和国际两个环境。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既是陕煤集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百年老店”的客观需要,也是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的必然选择。

陕煤集团坚持“看好、选准、走稳”的思路,目前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总投资近15.8亿美元,布局规划了石油炼化、煤炭资源勘探、煤化工、煤电一体化等多个项目。“海外陕煤”已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

顺应要素资源有序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要求,陕煤集团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以打造围绕“一带一路”成长和发展的品牌公司为平台,实施深度拓展,为企业注入全球化竞争基因。以陕煤中亚能源为例,作为吉尔吉斯斯坦80万吨/年炼油项目的载体,以此为中亚地区的对外合作窗口和投资平台,稳步推进从石油炼化拓展到加油站布局,适时拓展至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稳步推进石油炼化产业链、成品油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投资2280万美元,建成了塔吉克斯坦输变电项目并承担整个丹哥拉经济特区的输配电服务,稳步推进沿线国家煤、电、钢、建材一体化工业园区项目。

集团公司正在积极布局中亚项目,有序推动印尼煤炭钢铁综合开发项目和塔吉克斯坦煤电一体化项目前期与建设工作。在为企业注入全球化竞争基因的同时,转变海外战略模式,由机会触发型到战略主导型、由“走出去”以项目为基的单点布局到产业协同布局、由单一“走出去”到“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转变。

在全省新时代追赶超越暨脱贫攻坚半年工作点评推进视频会议上,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在会上作交流发言时表示,今年,陕煤集团将努力完成“全年收入2800亿、利润135亿、投资180亿”的奋斗目标,到“十四五”末,力争营业收入和A股市值实现“两个5000亿”,为全省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陕煤力量”。(梅方义 徐宝平 汪琳)

上一篇: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阔步前行——一论学习贯... 下一篇:无